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4Mzg2MDc2.html
剧情简介 一九零零年的第一天。邮轮弗吉尼亚号载着熙熙攘攘的欢呼人群在纽约港靠岸。在梦想的鼓动下黑压压的人流涌下船,迎接充满可能性的美好未来。喧嚣过后,船上除了船员所剩无几。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于是偷偷跑到餐厅搜罗客人遗落下的贵重物品,结果一无所获。失望之余,他在钢琴架上发现一个漂亮的婴儿。他抱起婴儿,看见他的目光清澈,皮肤白净。Danny Boodman对这意外收获十分惊喜,于是收留了这个孩子,起名叫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丹尼 博德曼 T.D.雷蒙1900),纪念这孩子在新世纪的第一天被他收养。
善良的Danny Boodman十分疼爱小1900,教他识字,从不让他受苦。但因为没有任何出生证明之类的文件,Danny Boodman害怕1900会被别人抢走,所以不许他离开船舱一步。
在1900八岁时,Danny Boodman因为船上的机械操纵失误死了,在懵懂的1900于生离死别前迷茫时,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美妙动人的声音,他回过头,身边一个亚洲女人告诉他,这是音乐。
几日后,1900在夜里偷偷溜进餐厅,来到白天专属乐手演奏娱乐上等乘客的钢琴前,弹起了自己即兴随想的曲子。歌声吵醒了许多乘客,他们好奇的想去探个究竟,却都陶醉在这小家伙如天籁般的音乐中。直到音乐停下来,船长才过去对他说,“1900,这一切都违背常规。”年幼的1900看着他的说:“去它的常规。” (*** the regulations)
几年后,成人的1900成了弗吉尼亚号乐队的钢琴师,虽然他从未下过船,但是却能在钢琴上幻想世间的一切,在一次暴风雨中,他巧遇了正在晕船的Max,两个人十分投缘。从此,Max成了他一生的知己。
Max十分欣赏他的音乐才华,但也同时对他固执的不肯下船登上陆地感到困惑。他希望1900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承认,名利双收,过上好的生活。但对1900而言,世人向往的生活对他而言太过遥远,无法理解,也因此根本不具备诱惑力。
之后,人们对1900音乐才华的广为传颂,爵士乐的始祖Jelly Roll Morton自认自己的才华无人能及,因而向1900发起挑战。最终1900获胜,这次比赛更加让1900名声大噪,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保证他会名利双收,他的内心依然平静,安于生活和音乐带给他的快乐。直到他遇到一个朴素而迷人的女孩。那一天他正在录制唱片,女孩顺着窗子向里看,和他四目相对,尽管女孩仅仅是在用窗户的反射照镜子,他却立刻爱上了她。随兴而发弹奏了一曲柔情似水的曲子。(那个女子就是手风琴匠的女儿,那个老人曾与1900在船舱内交心畅谈过。他来到了美国,开立了一家鱼店,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而1900却始终不能释怀。直到最后一刻。)唱片录制完成,出版商把唱片放给1900听,他没有把唱片给出版商,因为他不允许别人把他的音乐从他身边带走。他犹豫再三,想把唱片送给那位素不相识的女孩,却没能如愿以偿,1900无法掩饰自己的哀伤,他失望地毁了唱片把碎片扔在垃圾桶里。于是他与爱情失之交臂。(后由Max把唱片的碎片藏到了1900的钢琴中,这是1900唯一留下的音乐记录)
在女孩下船之后,Max和1900谁都没有再次提起那个女孩,1900依旧弹着钢琴,但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女孩。Max的劝说和对爱情生活的憧憬打动了他,在至少十二年后的某个春天他最终决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陆地。那天所有的船员都和他挥手告别,他穿着Max送给他的大衣,缓慢的走下船梯,但当他走到船梯的一半时,他茫然的看着偌大的纽约市,凝视了一阵,他突然摘掉头上的礼帽并将之抛了出去,礼帽掉在了船与大陆之间的海面上,然后1900转过头,返回到了船上。他对Max说,我再也不下船了。自此,他与世界失之交臂。
直到许多年后,大战结束,早已离开弗吉尼亚号的Max偶然发现破旧的维珍尼亚号就要被炸掉,他坚信1900在船上,可是1900并没有露面,直到船马上要被炸毁前,Max拿到当年的唱片独自在船上播放的时候,1900才在角落里现身。但是1900执意不肯下船,他说出了当年他未能下船的原因:世界太广阔了,让他陌生得害怕,那些城市里的街道无边无际,就像有无数个键的没有尽头的钢琴一样让他感到恐惧,他宁可退出生命的舞台,给自己一个尽头,而不愿意茫然无措的面对一个无边无际,无所适从的生活。Max无法劝他下船,最终悲伤的离去,在远处目送维珍尼亚号和1900一同被炸弹粉碎。
那天他告诉那个他曾对之提起过1900的传奇故事的乐器行老板:1900死了,老板也感到惋惜,于是把Max因为窘迫卖掉的小号还给了他并对他说,一个好的故事比一个旧小号值钱。带着旧小号与1900的音乐传奇,Max离开了,从此,只有Max一个人会记起那一生不会踏上陆地的天才钢琴师和他传奇的一生。
[编辑本段]
影片解析
关于电影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引起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影片的缺憾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态调离愤青阶段,该片则有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整部片子随着Max回忆中的1900,与现实中Max追寻1900的下落这两条主轴,交互穿插,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当Max从乐器行老板口中得知,Virginian号即将被拆解时,故事也达到了最高潮。
从战前离开Virginian号之后便未曾听说过1900消息的Max坚信,1900必定还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只拆解的时间,来到这艘已残破不堪的废船上欲寻找1900最后的踪影。1900还会在船上吗?还是如Max的期望,已经找了个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并在茶余饭后之际同她们提起Max这个好友……
除了曲折的情节,几个精彩的桥段更是令人吟咏不已,包括Max初识1900时,两人在海上***之际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着,一边弹琴一边在大厅里四处滑动,像极了跳着华尔兹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对傲慢的Jelly来势汹汹的挑战,1900如何展现出他过人的钢琴天赋,让与会者由轻蔑转为震惊;以及那个不知名的女孩(曾与1900用手风琴合奏的老人的女儿。),如彗星般的散发出耀人光芒却又快速离去,使得1900淡淡的忧愁,回忆的感伤,在片里充斥的偏黄色系影像中,益发显得鲜明。至于移民怀着梦想乘船来到新大陆,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际惊叫“America!”的喜悦,却也与孤寂的1900看着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藉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88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
但是,这里的“陆地”更多的则应是一个隐喻。陆地上纵横交错的令1900感到“恐惧”、“崩溃”的城市街道,不可确定的种种,是人类的欲望。这没有尽头的欲望,正是使艺术家们迷失自我的真实原因。但他表示拒绝,不愿陷于着巨大而虚无的漩涡。这是深层次理解《海上钢琴师》的重要线索。“欲望没有尽头”——这是1900下船时突然止步,继而终于回身的真实原因。如果下了这个船,他将会拥有一切:金钱,名望,地位,巨大豪华的房子,美丽高贵的妻子……种种种种。但他将失掉灵感,失掉他赖以驱动敲击琴键的灵敏手指的灵魂的敏感。作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处身于无尽而不可知的欲望深渊之中,便失掉了真实的自己,也失掉了真正的音乐。于是便失去了其作为钢琴师的价值。这正是除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恋旧情结之外,他不惜决定与船共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艺术家,他有着真正艺术家所拥有的高贵的自尊。
【海上钢琴师】:感伤的海上传奇
生于船,
长于船,
死于船,
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
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
孤独,自从他被抛弃在维珍尼亚号开始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乐者,自从在丹尼的海葬听到音乐时就注定与音乐的一生纠缠,
传奇,自从他无师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传奇,
他有个好长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音乐是他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一生是无根的,终生都在漂泊的维珍尼亚号上,至死也没有踏足陆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与音符所组成。与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乐,他用率性而为的灵感,谱出最有情的音乐去解读人生。
他有惊人的音乐天赋,那是一种超忽常规的能量,是一种超敏锐的洞察力,与灵歌之王雷·查尔斯不同,雷·查尔斯是用音乐来完成对生命的依托,而他却是用音乐去解读生活,感悟人生,虽然他们对音乐都有异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却有着不一样的执着,雷·查尔斯将一生都放在了音乐这个精神生活上,而对于1900来说,音乐就是他的语言。他用心灵演绎融入了世间百态的乐曲。
他是音乐演绎的天才,轻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过琴键,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仅仅是音符,而是对生活的真诚。深情飘逸的曲风,唯美、优雅的飞扬,他的音乐时而精巧,时而大气,时而细腻,时而磅礴,时而小心,时而大胆,时而***,时而委婉。他以音乐来体现人物,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用音乐来讲述人生,他用音符来代替语言来触及人们的心灵,听着他的音乐,就像是听着人生的经历,听着人生种种,他的手在键上,但是心如痴迷的乐者一样随着自己的音乐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音乐的世界是这么广阔,原来音乐讲述的世界是这么的迷人,这种音乐与人生的立体结合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对于音乐也有了另一番的认识。
孤独的寂寞与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那艘客轮就是他的家,他的执着就是对海的依恋,海是他的宿命。
周而复始的人来人往、悲欢离合、人间万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他似乎已看尽了人间的繁华、冷漠、凄凉与虚伪,也看尽了人生。
“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见……”。
在陆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他也无法操纵那幺多的选择,他的能力仅限于用88个键子所创造出来的世界,所以他选择了不变。船就是他保护自己,囚禁自己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与红尘隔离的地方。没有身份证,没有出生证明,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陆地的牢笼,真正是牢宠却是他的心,是一个在他的心中永远的家。对于外界的不可知与不确定,他只有幻想、好奇与极大的恐惧。而维珍尼亚号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这里,他有时像个顽皮自在的孩子,有时却又孤独的叫人心酸,孤独的艺术人生与无尽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
我本不信宿命,命由人改,但深思后醒悟,性格岂非宿命,决定人一生,性格就是宿命,而对于1900,他宿命的一生岂非正是他的性格所定。
他是纯粹的天才,他的个性是天才与幻想交融,他没有下船,他选择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懦弱似乎有些不正常,有些不可思议,但什么是正常的?最起码,他选择了自己的路,为自己而活,而我们是不是还在为了一些遥不可及的所谓理想而奋斗,是不是还在为了压力、为了别人而活,对一些唾手可得的却没有珍惜,对这些身边的美好都没有触摸过。这岂非也同样不正常。
友情是世间赐予他的唯一的温暖
自从出现了光影的留念后,影片里就从来就不缺爱情,但偏偏这个海上钢琴师却没有这样的好运,对海的依恋,对选择的恐惧,使他错过唯一一次去爱的机会,他掰碎了那张记录了初恋的唱片,他也掰碎了那段没有结果的回忆。
还好,宿命在剥夺了他爱情的权力后,又给了他一段难得的友情。
这也是一个没有女主角的电影,影片就是随着胖子麦克斯的旁白开始,麦克斯也成了他主动与社会相关联的唯一纽带,而与胖子麦克斯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与音乐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托,也正是由于这个老友的存在,我们才会觉得他这孤独的一生有了些许的温暖。
当胖子抱着唱机,播放着柔情似水的无名乐曲在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上寻找他时,随着影片的剪辑,胖子与柔情的音乐出现在了船上的一些旧地,这时与其说他的行为是寻找,倒不如说是缅怀,缅怀与1900一起走过的日子,缅怀对过去光影的留念。
你为什么晕船浪?这是两人多年后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话,这也是他们友情最开始的记忆。
胖子最终没有劝阻1900的最后决定,理解的面对他不归之路的选择,这是一种什么深度的感情,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还是放手让他达到灵魂的升化。当麦克斯默默地含泪离开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时,1900叫住了他,给他讲了一个不好笑、但动人的笑话,我也发觉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倾诉竟也感性、如此动人,也如此伤感,这时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悲伤,是一种孤独的伤感。
吸引你眼球的影片灵魂
整部影片的气氛都是由这个男人来营造的,从来没有看过蒂姆·罗思这样的儒雅,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样的朴实,他的表演是那么的不着痕迹,洗尽铅华、浑若天成,骄而不躁。
他赋予了1900最大的生命力,并不年轻帅气的他,用了富有童稚化的表演,将与红尘疏远的海上钢琴师的无世俗、轻松、自然、雍容的性格进行了最有力的诠释。他的眼神,亲密而疏远,清辙且忧伤。他将人物进行细节的刻画,用点托起了人物,“隐”而不发的霸气,悠然自得的优雅气质,却又略带童稚纯真。
在他的演绎下,这个海之子,就像是一个惹人怜爱、顽皮反叛、随性而为的孩童,却又有着叫人伤感的孤独宿命。这会是一个不朽的角色,这会是一个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
影片透露出沉静的欧洲风格,非现在一些狂轰烂炸的好莱坞影片可比,虽然有几段因要带出剧情的而设置的回忆也稍嫌突兀与冗长,但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对影片的喜爱。它虽有看似稍有荒诞的剧情,但演员出色的表演赋予了影片太多,将你带入了故事,让人完全忘了这是一出戏,只是一个关于奇迹的传说。 当他平静的抬头望向天空,那清辙直透入人心灵的眼神至今叫我难忘,看着他随着爆炸的像涅盘一样的维珍尼亚号号沉入了海底,留下的唯有心酸与感叹。
从来没有一部片子能带给我这样的感伤,我想把文字写的伤感,细腻一些,奈何我生硬的文笔无法达到。这部影片的原声音乐应该是最有价值,因为每一段流水般的音乐都记录着他一生中的故事,精彩却不矫情,平淡却又不失回味,而他的故事就像是这部片子的直译名《1900的传奇》一样,这是一个奇迹,是一个海上传奇,伤感的。
此曲只应天上有——观《海上钢琴师》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维吉尼亚号蒸气船上的孤儿,一位善良的黑人烧炉工收养了他。那天,正好是1900年元旦,于是烧炉工给孩子取名为1900。然而烧炉工在一次海上意外事件中丧生,只有8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了孤儿。
1900无意间鬼使神差地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从此,维吉尼亚号载着他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在欧美大陆间往返航行。
从未上过陆地的1900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说,陆地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他看不到陆地的尽头。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仍然不能迈下舷梯。直到最后,唯一的好友迈克斯告诉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最后,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看过《海上钢琴师》后,我有一种想要理解1900的冲动,那怕只是一点点。虽然隔着电视屏幕,隔着遥远的年代,隔着汪洋大海,所幸的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清晰的看到1900纯净得如同婴儿般的蓝眼睛。演员蒂姆·罗斯的精湛演绎使我确信,真的有那样一个没有亲人、没有户籍和国籍的天才钢琴师曾在海上飘泊过。人世间的诱惑,功名利碌,他都视若无睹。即使是爱情,或可曾让他魂牵梦萦,但就算那样,他也只让毕生之爱凝聚在瞬息:舷窗外移动的少女的倩影,破碎的唱片上梦幻般轻柔舒缓的乐曲,三等舱里胆怯忐忑的一个轻吻。此外,便是钢琴、游船和大海,还有浪涛中的平稳与宁静。八十八个琴键上创造的无限的、美妙的、自由自在的音乐,充实了他有限而单纯的生命。
1900是优雅的男人。丝纹不乱的深金头发,纤尘不染的衣帽领结,风度翩翩的举手投足,才华出众的自信风采,纯净脱俗的天使面容。他的钢琴前曾有多少美女为他倾情?他一定是沉浸于自己的音乐而无暇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
1900的生活单纯但不乏人性之美。与养父间短暂的亲情,与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爱情,以及陪伴他最长时间的迈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润过1900孤寂落寞的心。1900是感情细致而深邃的男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倾注在钢琴的八十八个琴键上。谁能理解他的心声,谁能读懂他忧郁而温柔的眼神,谁是他不离不弃的爱人?惟有流淌于他指间的动人乐符。
若与俗世的生活来对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实的地方。比如,他从未接触过钢琴和音乐,但当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键上的时候,那些动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泻而出;他从未受过正统的教育,却能说出那么诗意而蕴涵丰富的语言;甚至最后,当朋友迈克斯在那条残破不堪的,显然已废弃很久的游船上找到他时,1900哪来的食物维持生命?
我想,也只能以一颗诗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这部影片和1900。影片有意撇开物质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灵魂与音乐的交融,同时引导观众与片中或精彩绝伦,或妙趣横生的音乐达到共鸣。
最后,当天上的一缕光线投射下来。1900仰起平静的脸,似乎在问上帝,天堂里有钢琴吗?
1900举起双手在空中虔诚的弹奏,轻盈悠扬的旋律流水般在寂静的空气里回旋。顷刻间,一声轰响,巨大的火花在海上开放——1900带着他尚未奏完的乐曲飞升至天堂。
灵魂的深处
是的,我想影片的成功所在就是把我们心中的另一个唯美的自我艺术化,他放大了纯洁灵魂以及我们心灵深处的自由。至今无法忘记1900那孤独却不颓废的眼神,无辜,彷徨,令人同情。说同情1900,我们真没有资格,疲惫的奔波于这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世界,拷问自己灵魂的深处,我们为了什么而活,我们怎么活,又是什么支撑着自己,可以没有信仰,但必须要有信念。--凡
关于配乐
影片的配乐出自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他以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又一次虏获观众与乐迷的心。《海上钢琴师》被誉为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并众望所归地荣获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
[编辑本段]
精彩台词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Why why why why why... I think land people waste a lot of time wondering why. Winter comes they can't wait for summer; summer comes they're living drilled of winter. That's why you're never tired of travelling, with chasing some place far away, where there's always summer. That doesn't sound like a good bet to me.
“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尽头?拜托!拜托你给我看它的尽头在哪?当时,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All that city. You just couldn't see the end to it. The end? Please? You please just show me where it ends? It was all very fine on that gangway. And I was grand too, in my overcoat. I cut quite a figure. And I was getting off. Guaranteed. There was no problem. It wasn't what I saw that stopped me, Max. It was what I didn't see. You understand that? What I didn't see. In all that sprawling city there was everything except an end. There was no end. What I did not see was where the whole thing came to an end. The end of the world... ”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 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 ! ”
“Take a piano. The keys begin, the keys end. You know there are eightyeight of them, nobody can tell you any different. They are not infinite. You are infinite. And on these keys the music that you can make is infinite. I like that. That I can live by. ”
“你把我推到舷梯上然后扔给我一架有百万琴键的钢琴,百万千万的没有尽头的琴键,那是事实,max,它们没有尽头。那键盘是无限延伸的。然而如果琴键是无限的,那么在那架琴上就没有你能弹奏的音乐,你坐错了地方,那是上帝的钢琴。”
“You get me up on that gangway and you're rolling out in front of me a keyboard of millions of keys, millions and billions of keys that never end, and that's the truth, Max. That they never end. That keyboard is infinite. And if that keyboard is infinite, then on that keyboard there is no music you can play. You're sitting on the wrong bench. That's God's piano. ”
“天啊!你……你看过那些街道吗?仅仅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下去该怎么办?你怎么选择其中一条来走?怎么选择“属于你自己的”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地,或者选择一道风景欣赏,选择一种方法死去。 ”
“Christ! Did, did you see the streets? Just the streets… There were thousands of them! And how do you do it down there?How do you choose just one? One woman, one house, one piece of land to call your own, one landscape to look at, one way to die... ”
“那个世界好重,压在我身上。你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结束,你难道从来不为自己生活在无穷选择里而害怕得快崩溃掉吗?”
“All that world is weighing down on me, you don't even know where it comes to an end, and aren't you ever just scared of breaking apart at the thought of it? The enormity of living it? ”
“我是在这艘船上出生的,整个世界跟我并肩而行,但是,行走一次只携带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不会虚妄到超出船头和船尾。你用钢琴表达你的快乐,但音符不是无限的。我已经习惯这么生活。”
“I was born on this ship, and the world passed me by, but two thousand people at a time. And there were wishes here,but never more than fit between prow and stern. You played out your happiness, but on a piano that was not infinite. I learned to live that way. ”
“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没人记得我存在过,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个知道我在这里的人。你是唯一一个,而且你最好习惯如此。原谅我,朋友,我不会下船的。”
“Land? Land is a ship too big for me. It's a woman too beautiful; it's a voyage too long, a perfume too strong. It's a music I don't know how to make. I could never get off this ship. At best, I can step off my life. After all, I don't exist for anyone. You're an exception, Max, you're the only one who knows I'm here. You're a minority, and you better get used to it. Forgive me, my friend, but I'm not getting off.”
《钢琴教师》
■《钢琴教师》内容梗概
□不正常的母女关系
埃里卡是位单身钢琴教师,与母亲生活在维也纳第八区的一幢出租的小房子里。
母亲要把女儿培养成杰出的钢琴家,从小就向她灌输高居于凡夫俗子之上、独一无二的优越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母亲从灵魂到肉体,从各个方面约束女儿。
埃里卡的青春期变成了“禁猎期”。母亲紧紧守护在身旁,保护她不受外界影响。她时刻处于母亲的监视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母亲甚至让女邻居充当侦探,举着高倍望远镜监视女儿。埃里卡没有任何自主权,母亲决定她穿什么衣裳,外出后回来要脱下外衣受到仔细的检查,看看有无男性动过的痕迹。
□反常的心理和生理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埃里卡虽已到中年,但心理和生理在受到极度压抑的情况下渐渐变得乖谬、反常,做出令人无法理解的怪异行动。堂堂女钢琴教师竟走进本是男人光顾的性商店,投币观看裸体女性色情表演;坐在***院里看男女性交的***;在夜晚藏在公园的树阴里窥视嫖客和妓女交易的过程。但这一切非正常的行动并未使她得到满足,为了宣泄被压抑的性欲,她竟然用刀片割自己的***,看着鲜血流淌;或者在母亲身上发泄,亲吻、撕咬。
埃里卡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打破了母女之间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闭生活。克雷默尔是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业余学习音乐的目的是为了接近埃里卡,他想把比自己大10多岁的女教师搞到手。他急切想闯入女教师封闭的生活,看看在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外壳底下的真实内容。
□受虐狂的疯狂举动
埃里卡缺乏性经验,害怕承认感情。她开始是躲闪、回避,但与此同时也无法掩饰心中萌发的对爱情的渴望和本能的性要求。于是出现了她出于嫉妒把碎玻璃藏在女长笛手的大衣口袋中,使姑娘的手被割破的一幕;于是出现了在厕所中和男学生相互挑逗、征服,最后归于失败,使克雷默尔受辱的一幕。
克雷默尔后来在储物间里想报复女教师,却吃惊地发觉自己阳痿了。这样一来本应给双方带来愉悦的性爱变成了征服和被征服,施虐和受虐的仪式。抱着希望从受虐中得到快感的天真的性幻想,女教师用写信的方式命令他如何对自己施虐,捆绑、拷打和堵口物等用具也准备得一应俱全。然而她又惧怕真的挨打,其实她渴望得到男子的爱和温情的抚摸。因此她又在信中暗示不想真的受到折磨。
学生不理解这么复杂的心理活动,也不想和她做这样的游戏。他的受挫变成了攻击,真的给这个女人上了施虐课。他强奸了埃里卡,打得她鼻骨骨折,血流满面。
受到严重伤害的女教师第二天拿着刀子来到学校,但她没向克雷默尔报复,长期带着桎梏,习惯于学习和服从的埃里卡选择了自残,她将刀刺进了自己的肩膀。
看着温暖的血从伤口流出,埃里卡慢慢地走回了家。 (记者赵明宇/整理)
■《钢琴教师》内容节录
□克雷默尔酝酿新攻势
瓦尔特·克雷默尔追随着埃里卡,开始了一轮新的带有严肃意图的攻势。他坐到体操厅里隔出的一个角落里。这是他自己的观众席,他倾听室内乐队的演练。他装作沉思地看着带来的总乐谱,实际上心思只在埃里卡身上。他不放过她在钢琴上的任何一个动作,不是为了自己从中学到点什么,而是为了以男人的方式使女钢琴教师不安。他无所事事地望着,挑逗女教师。他想作为一个男人当一个惟一的活生生的挑战者,一个只有最强的女人和女艺术家才能应对的人。埃里卡问他,愿不愿意承担钢琴声部的角色。他说,不,不愿意。他的话在两个单音词之间有个意味深长的停顿,其中包含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埃里卡声称,练习成才。对此他报之以沉默,许多意思尽在无言之中。克雷默尔向他认识的一个女学生打招呼,开玩笑地吻她的手,他又和第二个姑娘就些毫无意义的事调笑。
埃里卡察觉到这类姑娘的精神空虚,男人很快就会觉得无聊了,仅仅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很快就会衰老下去。
□充满嫉妒的埃里卡
对扮演这样一个悲剧主人公的角色来说,克雷默尔实际上太年轻,埃里卡作为受到注意的无辜祭献品来说,原本又年纪太老了。克雷默尔让他的手指按照音符在无声的总乐谱上敲打。每个人一下子就看出,他摆出的是一个音乐祭献品,而不是音乐的享受者的姿态。他本人是弹钢琴的,但由于不利的情况,没能进入合奏。克雷默尔用胳膊搂住第三个姑娘的肩,这又是一个穿着时髦的超短裙、仿佛对什么都漫不经心的姑娘。
埃里卡想,假如克雷默尔想陷得这么深,就让他去吧,但我不会陪着他。因为嫉妒,她的皮肤上起了一层细皱纹。她的眼睛疼,因为一切只能用外眼角的余光感知,不能转头朝克雷默尔看,不能让他发觉自己是在注意他。他正和第三个姑娘说笑话,姑娘在清脆的笑声中全身抖个不停。她露出整条大腿,阳光撒在姑娘身上。经常不断的划水运动给克雷默尔面颊涂上了健康的颜色。他的头与姑娘的头挨到一起,淡色的头发与姑娘的长发一道闪闪发亮。在运动时,他用头盔保护脑袋。他给女学生讲一个笑话,为了风趣、诙谐,他让自己的眼睛像尾灯一样发出蓝光。他一直察觉到埃里卡的存在,但他的眼睛没有做出刹那间的暗示。是的,克雷默尔无疑处于一次新的冲击之中。轻风、绿水、田野、波浪使那本来打算放弃,转而去摘取比埃里卡更年轻的园中之花的胆小鬼受到热情的鼓励,再坚持一下,因为那秘密情人已经有了动摇、心软的征兆。如果他能够哪怕有一次成功地把她移栽到一只小船中,那肯定不会像难驾驭的划艇,而可能是一叶静静停泊的轻舟。也许克雷默尔天生就该在一个湖中,在一条河里,在那里,他可以对她行使可靠的统治,因为他在水中得心应手,他可以指挥和协调埃里卡匆忙的动作。但是在这儿,在钢琴上,在音乐语言中,她又成了主人。还有一个指挥,一个带着很重的口音,狂躁地谩骂学生的匈牙利流亡者。
□燃烧着的欲火
因为克雷默尔将自己和埃里卡结合起来的东西诊断为爱,他又一次没有放弃,而是重新绷直身子,用前腿灵巧地探查,后腿匆忙跟上。假如她躲开他,或是他由于失败而放弃,那是大错而特错了。现在她在琴键上弹奏,不安的目光偷偷地瞥向学生,他觉得她的身姿似乎比一年前更诱人。克雷默尔没有走过来告诉她说,他心中有什么样的欲火在燃烧。他似乎也没有注意演奏的曲子的音乐分析。他坐在那儿,因为她的缘故?在乐器演奏小组里,还有其他一些年轻漂亮的姑娘,各种肤色,不同的高矮胖瘦。埃里卡没有表现出她特别注意到克雷默尔,因而被怀疑。她很少露面,同时暗示克雷默尔,从一开始,她就把他当作在这儿惟一一个受关注的对象。对埃里卡,这个音乐征服者来说,除了克雷默尔之外,只有音乐还存在。克雷默尔像行家似的不相信自己在这个女人脸上看出来的内容:拒绝。只有他自己有资格按牧场上栅栏的门铃,而不顾上面写着“禁止入内,违者受罚”。
《北京娱乐信报》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