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城业主自治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华尔街》

向下

《华尔街》  Empty 《华尔街》

帖子  Admin 周二 七月 13, 2010 12:15 pm




Wall Street (华尔街)



  荷兰统治时,在这里筑过一道防卫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因而得名。 这里是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管理处,成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的中心,一般常把华尔街作为垄断资本的代名词。垄断资本从这里支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华尔街成了美国垄断资本,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在其东北角矗立着古老国库的分库大楼(现为陈列馆),是在华盛顿发表就职演说的地点修建起来的。

  我去过两次华尔街,第一次是以游客的身份。那是傍晚时分,天上下着瓢泼大雨,雨水不停地倒灌进华尔街地铁站,连铁道上都满是积水。所幸大雨不久就停了,我就小心翼翼地绕过积水,慢慢走上百老汇与华尔街的交界处,抬头就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

  现在,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这条街又短又窄,街口设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进行翻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积水。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如临大敌地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他们的头顶是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除此之外,这条街上的人似乎都是游客,从他们的着装和神态就看的出来。路边的橱窗并没有写着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反而贴着咖啡馆和健身俱乐部的广告。除了德意志银行,我在这里没有发现任何一家投资银行的名字,更不用说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了。

  总而言之,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荒废的商业区,几栋陈旧的摩天大楼,以及许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在已经不允许游客进入了,所以华尔街的旅游价值也残存无几了。

  后来我又去了一次华尔街,这次不是去观光,而是到三位一体教堂听牧师讲道。这个教堂的建筑非常独特,一砖一石都值得仔细观赏,外面的花园里还有著名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墓。几步之外就是喧闹的街道,各种车辆日夜不息的经过,反而更加衬托出教堂本身的神圣与静谧。据说,在华尔街还没有沦落为旅游胜地的时候,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们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这里做祷告,然后再回到证券市场的血腥绞杀中去。

  早在二十年前,许多金融机构就已经离开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城区去了。华尔街附近挤满了古旧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也像蜘蛛网一样难以辨认,实在不太符合金融机构扩张业务的需求。“911”事件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周围的格局,有些机构干脆离开了纽约这座危险的城市,搬到了清静安全的新泽西。现在,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之外,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或基金把总部设在华尔街。在著名的“华尔街巨人”中,只有高盛和美林还坚守在离华尔街不远的地方,其他巨人都已经搬迁到洛克菲勒中心时代广场或大中央火车站周围的繁华商业区;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经在曼哈顿中城区购置了新的豪华办公室,不久就要彻底离开旧“华尔街”了。

  但是,人们宁愿把这一切称为“华尔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人们阅读的仍然是“华尔街日报”;在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仍然关心着“华尔街的态度”;在大洋的另一侧,企业家们的最高梦想仍然是“在华尔街融资”。无论地理位置相隔多远,人们在精神上仍然属于同一条街道──在这条街道上,所罗门兄弟曾经提着篮子向证券经纪人推销债券,摩根曾经召开拯救美国金融危机的秘密会议,年轻的文伯格曾经战战兢兢地敲响高盛公司的大门(日后他成为高盛历史上的传奇总裁),米尔肯曾经向整个世界散发他的垃圾债券;在这些神话人物死去几十年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君临纽约上空,附身在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经纪人或基金经理的身上,随时制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话。这就是华尔街。

   《华尔街》  6f4703957d9a97127af48059
华尔街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共同基金主管共进晚餐。他已经在华尔街工作近三十年,两鬓却没有一根白头发,话语里还透着年轻人一样的热情与自信。他一边喝着白葡萄酒,一边兴致勃勃地回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当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浦东还没有一座高楼,现在它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接着,他提到自己曾在台北出差的时候与纽约的证券分析师召开电话会议,当时台湾时间还是凌晨4点,窗外台风大作,整个酒店似乎都要倒塌下来,“那滋味可真令人永远难忘!”他大笑着总结道。

  在谈到许多工作话题和政治话题之后,我问他:“你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The Street Addicted)吗?”我这样问是有所指,CNBC有一个著名的证券分析节目,主持人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他写了一本非常自大的书,名字就叫“华尔街瘾君子”,也就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每次我看到他的电视节目,就觉得他像个野人,拿着一只香蕉跳上跳下地怒吼着,用尖锐甚至粗俗的语言喊出他对证券市场的看法,那种表情简直可以让好莱坞的所有喜剧明星黯然失色。许多人告诉我,这家伙是个彻底的疯子──不过大家还是喜欢看他的节目,分析师尤其爱看,他们觉得这个华尔街瘾君子真是个了不起的超级智者。在这里,瘾君子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我面前的这位基金主管非常愉快地说:“是的,我就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华尔街真够劲。你知道,在这里,这么多富有才华的人在处理这样巨大的财富,他们创造着效率,也赚取着金钱;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这一切都很有乐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动的语气继续说道:“每天早晨,是什么在支撑人们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无穷无尽的资产,去为那些企业融资呢?如果你不热爱华尔街,你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所以唯一能够做出伟大事业的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华尔街从事的一切工作,对这种人来讲都如此有趣,以至于无论多么繁重的工作,都不觉得累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愿意做华尔街瘾君子。我以此为荣。”

  这是我听过的对华尔街最崇高的赞颂。从前,我曾经听许多人讲过他们对华尔街的态度:赞许的态度,憧憬的态度,不屑的态度,乃至仇恨的态度。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华尔街:“在华尔街,即使资历最浅的金融专业人员,都可以拿到6万美元以上的年薪,这就是它令人仰慕之所在。”噢,或许是这样的,在许多人看来,薪水是唯一令人仰慕的因素。我还记得在回答某家投资银行的招聘试题的时候,一个朋友毫不犹豫地写下:“我愿意加入贵银行,主要原因是我想赚一大笔钱。”她当然不是在开玩笑!那时,谁听说过“华尔街瘾君子”这个褒义词呢?谁能想象有人竟然会如此发自内心地热爱华尔街?

  在华尔街,我看到年过六旬的投资经理仍然怀着饱满的精神研究新的行业、新的市场;我看到资深分析师一边吃着简单的午餐,一边读着像砖头一样厚的报告,甚至忘记了吞咽;我看到年轻的交易员在下班之后的***上仍然在热烈地讨论交易策略,他们的脸上的笑容如此自然。国内的金融界并不是这样的。整个亚洲的金融界都不是这样的。我最好的朋友曾告诉我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在金融界苦熬几年,赚到足够的钱,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难道金融不是你喜欢的事情吗?”我困惑不解地问他。“当然不是!”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和所有人一样,我学习金融,并且希望从事金融,只是为了赚许多许多的钱。难道你不是这样吗?”

  难怪华尔街能够一直统治着世界的金融界。难怪华尔街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们一直代表着金融创新的最高水平。因为在这里,银行家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不仅是因为完成任务的压力,也是因为热情;分析师每天阅读几百页研究报告不仅是为了拿到自己的薪水,也是因为兴趣;交易员每天打几十个电话、输入上百个交易指令不仅是为了应付老板,也是因为他们喜欢交易。总之,这里的人们对华尔街上了瘾。我还记得自己的老师,一位曾经担任某家著名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的纽约人的话:“当我刚开始做债券交易员的时候,每天12个小时盯着屏幕,追随着债券利率变动的轨迹。我知道对于一个不喜欢债券的人来说,这份工作有多么枯燥;但是我喜欢。所以我根本不觉得这是一种折磨!”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个华尔街的瘾君子。

  从早晨7点到晚上12点,在华尔街(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称谓)的每一个金融机构办公楼里,灯光都不会熄灭,电脑都不会关闭。在所有人都已安然入睡的时候,外汇交易员在聚精会神地做着某个遥远市场的大宗交易;在所有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分析师已经喝着浓浓的咖啡,开始举行例行晨会;在所有人都在与家人欢度周末的时候,投资银行家正在三万英尺高空的机舱里奔赴某一个新兴国家,准备星期一和他们洽谈IPO问题──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工作,也是生活和爱好。华尔街的王牌对冲基金经理会对着CNBC的镜头大叫:“我对这一切都上了瘾!”

  附带说一句,当我喝完最后一杯酒,准备回家睡觉的时候,那位基金主管告诉了我一个他最喜欢的告别的方式(同时也可以用在见面的时候):两个人的右手各自握成拳头,坚定不移地互相撞击,如此反复几次,再挥手离去。“早先,这个动作代表‘成交’;现在,它的含义是‘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坚定不移’!”在临别之前,他微笑着说。

   《华尔街》  4e83cb6258d470c7e6113a59
华尔街的牛




  我同意他对华尔街的看法,也希望在若干年之后,我们的看法一样坚定不移。无数对华尔街上瘾的人组成了金融界──无数的财富在这里融合沟通,无数的资产在这里配置交易,无数人在这里辛勤劳动,从事他们为之上瘾的世界。无论如何,愿华尔街能够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恰恰相反。

  华尔街最早是荷兰人的殖民地,他们为防止印第安人进攻,在那里修了一堵木墙,后来美国人来到这里,拆了围墙,建立起金融街,但在早时期把华尔街的英文名字翻译过来还是“墙街”。

幕后制作:

  商战电影中的经典作,也是在金钱挂帅时代毫不掩饰地为人类的贪婪欲望辩护的一部主流电影。本片以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为背景,描写翻云覆雨的股市大亨戈登·盖柯贪婪成性,不择手段在幕后操纵股票行情,结果却败在一位仍然具有良知的年轻营业员手上。身为股票掮客之子的奥利弗·斯通,用他一贯强而有力的戏剧手法拍出了股市内线交易的内幕,同时藉盖柯的行径来质疑现代人面对金钱诱惑而普遍出卖灵魂的道德问题。迈克尔·道格拉斯的演出气势逼人,获最佳男主角金像奖。马丁·辛与查理·辛父子亦有精彩的搭档演出。

  本片是导演奥利弗·斯通继《野战排》的反战主题以后,以一个白领股票新手的视觉为切入点,拍摄的抨击和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贪欲罪恶的电影。本片的时机显然也是有所选择,它挑在美国金融市场的公债丑闻出现以后,华尔街特别容易受攻击的时候出现在公众面前。

  影片指出,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是很容易受愚弄的,像戈登这样的大市场杀手们,他们总是像猛禽一样,突然俯冲下来,从股东们的鼻子底下将整个公司然后攫取飞走,毫不留情。戈登们的行为是道德败坏和非法的,但是他们总是喜欢用几句话就让自己的良心宽恕了自己的行为,例如“没有人会受伤”、“人人都这么做”、“这个交易中有一部分是为了每个人的”、“除了我们,谁会知道呢?”

  电影有着传统的情节设计:饥渴的年轻人渴望接近前辈得到成功,结果被引诱,被欺骗,最后试图翻盘。实际的细节其实并不太重要。八十年代的银幕上少有角色如戈登这般的冷酷无情又令人信服。如果说影片有什么缺陷的话,可能设置的查理·辛一角有问题。因为他看上去还不够贪婪和无情,不大容易让人觉得他最后确实有勇气把戈登拖下马来。

  奥利弗·斯通本片的最大成功在于公认他将金融市场的不择手段演绎得复杂而又可信,同时又显得十分有意义。任何人都可能被它吸引,因为股票操纵的细节和走漏消息描绘的很真实,大多数时候我们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且从头至尾,我们知道这一切发生是为了什么。

  尽管戈登的违法行为让华尔街的大多数人反对,但他的大价值观将是被赞同的,合法的骗局能带来金钱,他们一定就会去做。可能被提名为总体候选人的大金融家Donald Trump,就曾在他的自传中说道:很简单,金钱对他的吸引力已经不太大了,他更多的动机是为了参与这种挑战并且成为赢家。他的坦白让人欣赏。但是人们要警惕的关键在于,这种价值观的两面,一边是金钱,一边是获胜,并没有提及到任何的生产商品和服务、制造产品、发明某些设备、建造某些厂房等实业方面的财富创造手段。

  本片的真正目的其实并不是抨击华尔街的罪行。奥利弗·斯通攻击的是将追求利润与财富置于任何其他事情之上的价值观。他的电影体现出了一种金融世界的凶残气氛,即不管道德的死活,一切向钱看。随之而来的法律,应该仅仅是惩罚的一部分而已。

  花絮:

  ·片中由特伦斯.斯坦普饰演的英国人“拉里怀特曼先生”,大家公认他的原型来自汉森公司的“戈登·怀特先生”。汉森是一家专门从事收购、清算、拆散公司进行售卖的公司。

  ·父亲的角色卢·曼海姆是导演奥利弗·斯通用自己父亲路易斯·斯通的名字命名的。路易斯·斯通是一个真正的华尔街股票经济人,他在本片发行前一年去世了。

  ·导演奥利弗·斯通对主角戈登的首选是理查·基尔和沃伦·贝提,并不是麦克·道格拉斯。

  ·汤姆·克鲁斯很想出演巴德·福克斯这个角色,但是奥利弗·斯通已经早答应把这个角色给查理·辛,后来,奥利弗 ·斯通为汤姆·克鲁斯准备了另外一个角色,那便是1989年的《生于7月4日》的主角。

  ·导演奥利弗·斯通给了查理·辛两个选择,片中父亲的角色卡尔·福克斯将由他从杰克·雷蒙和马丁·辛两人中选一个,查理·辛选了他自己的父亲,同样也是著名老牌演员的马丁·辛。

  ·这个故事是在美国80年代的后保债券丑闻事件发生后写就的。

  ·电影中戈登的一句台词:“贪婪不好听,却是好东西。”被评选为2007年的“100句最伟大的电影台词”的第70位。

  ·到2007年为止,这是唯一一部既得到奥斯卡也得到金酸莓奖的片子。分别是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迈克尔·道格拉斯,金酸莓最差女配角:达里尔·汉娜。

  ·在片子结尾处,巴德·福克斯下车,走了一段长台阶的路到法庭,他路过的报刊车门上贴的是《财富》杂志的海报。

  ·片中有一个公司的名字叫“Anacott Steel”,这也是在另外一部1974年的影片The Longest Yard中曾经出现过的公司名字。它可并不是一家真正的公司。

  ·在Teldar Paper股东大会上,越过戈登·盖科的肩膀,可以看到有个姓名牌上写着“肖恩·斯通”。

  精彩对白:

  Gordon Gekko: When I get a hold of the son of a *** who leaked this, I'm gonna tear his eyeballs out and I'm gonna suck his [内容被过滤,请注意论坛文明]ing skull.

  戈登:抓到这个狗娘养的泄密人,我要抠出他的眼珠子,然后吸他的脑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rl Fox: Stop going for the easy buck and start producing something with your life. Create, instead of living off the buying and selling of others.

  卡尔 福克斯:停止这种“轻易的跳跃”,在你的人生中开始生产点什么吧,创造,而不是买卖其他人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ordon Gekko: The richest one percent of this country owns half our country's wealth, five trillion dollars. One third of that comes from hard work, two thirds comes from inheritance, interest on interest accumulating to widows and idiot sons and what I do, stock and real estate speculation. It's bull***. You got ninety percent of the American public out there with little or no net worth. I create nothing. I own. We make the rules, pal. The news, war, peace, famine, upheaval, the price per paper clip. Now you're not *** enough to think we're living in a democracy, are you buddy? It's the free market. And you're a part of it. You've got that killer instinct. Stick around pal, I've still got a lot to teach you.

  戈登:这个国家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群,拥有全国财富的一半,5万亿美元。三分之一来自努力工作;三分之一来自遗产和遗产的利息,留给了寡妇和蠢儿子;剩下就是我所从事的:股票与地产交易。胡说八道。百分之九十的美国公众几乎都没有资本净值。我什么也不创造,我们制定规则,伙计。新闻、战争、和平、饥荒、剧变、每个纸夹的价格。现在你不那么天真地认为我们生活在民主社会了吧,是吗伙计?这是自由市场,你是身处其中的一份子。你已经拥有了这种杀生本性。留下来伙计,我还会教你更多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ordon Gekko: You're walking around blind without a cane, pal. A fool and his money are lucky enough to get together in the first place.

  戈登:你正在瞎转圈,伙计。首先一个傻瓜和他的钱要足够幸运才能凑到一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ud Fox: How much is enough?

  Gordon Gekko: It's not a question of enough, pal. It's a zero sum game, somebody wins, somebody loses. Money itself isn't lost or made, it's simply transferred from one perception to another.

  巴德:多少才够?

  戈登:这不是多少才够的问题,伙计。这是个总和为零的游戏。一些人赢,一些人输。钱本身不会变多或变少,它只不过是简单地从从一个人转到另一人手里。

  穿帮镜头:

  ·在一部电脑屏幕显示日期为1985年5月6日时,前面有个镜头是挑战者航天飞机爆炸的镜头,明显时间上出了纰漏,因为挑战者航天飞机升天是在1986年的1月28日。

  ·当卡尔把他的眼镜取下来以后,下一个镜头,眼镜又回到了他的鼻子上。

  ·当戈登在巴德的公寓对卡尔发表言论的时候,窗户里反射出了拍摄用的麦克风。

  ·在会议进行时,戈登的鞋子在镜头切换时变化了。

  ·在戈登和巴德首次会面的那场戏中,在巴德离开戈登办公室时,领带还完美服贴地打在脖子上,当巴德到达门外时,他的领带就变得歪七扭八的,而且还拉开了一半。

  ·电影结尾公园处,戈登外套上的水量,在镜头切换的时候变化了。

  ·巴德是触犯联邦法律被逮捕的,但是在电影中,他却走进了纽约州立最高法院,而在它的隔壁才是联邦法院。

  ·当戈登让巴德从豪华轿车里下车时,街道的地面是完全干燥的,而就在此地之前几个街区,还下了很大的雨。

  ·当戈登从衣帽间走出,巴德在说“我不仅仅是另一个经纪人……”时,如果你注意看戈登的脚下,他穿着一套正装,配了一双网球鞋。

  ·当卢.曼海姆对巴德说“金钱会让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时,在曼海姆领带下藏着的麦克风露出来了。

  ·怀德曼在电脑键盘上打字的镜头,当镜头拉回来时候,可以看见屏幕是黑屏状态。

  ·当巴德在证券交易委员会前播放戈登的录音时,对话听起来是在室外录的,在中央公园里,戈登站的距巴德和他的隐蔽麦克风也比较远。但是当调查人回放这个带子时,室外的嘈杂消失了,戈登的声音又清晰又明亮,明显是在室内录的。

  ·当巴德在和一个地产经济人一起看房,想买一个高层单元的时候,在屋里,街道的市声包括警笛的声音都能听到,但是从窗户往外看,你会发现这个楼层太高了,理应听不见任何的市声才对的。

  ·在怀德曼海滨别墅的楼上,戈登谈判时,他背后的画,随着场景切换变化了!

  让我想起了这句话:今天的华尔街变成了坟墓的海洋无论如何,愿华尔街能够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恰恰相反。果不其然,已经变成了坟墓的海洋!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236
注册日期 : 10-01-28

http://xxclt.1erc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