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效应
邻里效应
注意你身边的“邻里效应” 。俗话说: “远亲不如近邻。” 此话不假;比如,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 又如,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伺学同事或邻居中找意中人,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三分之一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
《南史》上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有个叫宋季雅的人,为了有个好邻居,情愿出十分昂贵的房价,买下一幢房子。有人说太贵。宋先生却说:“不贵,这100万元买屋,另外1000万元是买邻的。”宋先生为什么不惜重金买好邻?因为他懂得,有了好邻里,等于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
下面的有关实验也许更具体、更耐人寻味了: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另有一名社会心理学家在警察专科学校也作了十分有趣的研究。他把学生们的名字按其字母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按这个顺序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间。六个月后,要求学生说出三个最亲近伙伴的名字。他竟然发现,学生的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顺序上和自己相近的人,确切的数据是平均相差4.5个字母。
这些实验和研究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里效应”。
理解“邻里效应”得以产生的“为什么”,似乎并不太难。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这无非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了解对方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功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人们愿意和使他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近邻者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最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情感或行为从一个参加者传到另一个参加者。用社会学家布鲁迈的话来说,社会感染“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功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比如,一个小偷在车厢里扒走了一个乘客的钱包,近邻的乘客知道后,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互相感染,群情激愤,最后一致行动起来,把那个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处理。这说明,“社会感染”对处于邻近空间中的人群,更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们相互之间靠感染达到情绪上的传递交流,使之逐渐一致起来,进而引起比较一致的行为。
从形式上看,社会感染有两种:情绪的感染,行为的感染。情绪感染是指情绪的传递交流。行为感染则是指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但无论是情绪感染还是行为感染,都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这种感染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有人强迫“邻里”接受某种情绪或行动感染,比如“我笑啦;你为什么不笑?!” “我这样做了,你为什么不这样做?!”那只会使“邻里”产生一种反感、讨厌或者惧怕的心情。第二,这种感染总是无意识的屈从。就是说,感染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情感或行为的变化。任何一方如果宣布自己“我要感染他了”或“我要开始接受他的感染了”,使大脑进入有准备的意识之中,那就谈不上是真正的感染。
从社会感染的特征去看“邻里效应”,显而可见的是,在邻近的人群中发生的“邻里效应”也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由此我们说,“社会感染乃是“邻里效应”产生的一大社会心理机制。
但是,能不能说,在邻近的人群中就一定能发生正常的 “社会感染”,产生良好的“邻里效应”呢? 你自然会想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已所厌恶的人,也往往是邻近的人。这该如何理解呢?
为此,社会心理学家请你从社会感染的心理分析入手,去看看正常“邻里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这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受感染者与发出刺激者要有“相邻的背景”:
(1)情境上要相邻,如果两个人在物理的、社会的和个体心理的状态这些情境方面大不相同,彼此就很难有效感染,试想,你家在举杯庆贺你新婚之喜,邻居却遇亲人去世,情境迥然不同,感染也就“短路”了,有什么正常的“邻里效应”可言?
(2)态度、价值观相邻。在同一种刺激面前,两个态度、价值观不同的人,其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的情况也会大不相同,比如在音乐茶座听流行歌曲,一些价值观相邻的青年可能发出怪声,互相感染,干扰秩序,但也有人认为这不文明,因而较少受这部分青年的感染。
(3)社会地位相邻。这很容易理解。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即使是邻居关系,也难以对某些事情产生同样的情绪和行为。而社会地位相邻的人之间,彼此心理距离邻近,具有某种信任感,感染也就容易发生。对立的社会地位产生对立的思想意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之间的情绪和行为感染自然会遇到巨大障碍。
(4)情感上的相邻。某些邻里关系紧张的人,虽然阶级地位相邻,但他们在情感上却处于对立的状态,感染的“电路”大多是通向“负极”,“邻里效应”也就往往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 是的,“循环反应”正是社会感染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在社会感染的过程中,别人的情绪会在个人的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反过来,这种情绪又会去加强对方的情绪,如此互相刺激,强化着彼此的反应。一方面,良好的情绪和高尚的行为进入这种“循环反应”的轨道,会引起良性循环,给邻近人群间的角色扮演者带来有益的“邻里效应”,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升华;另出方面,不良的情绪和错误的行为,一旦进入“循环反应’的轨道,则会引起恶性循环,给邻近人群间的角色扮演者增添有害的“邻里效应’,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堕落。比如,在观看足球比赛过程中,有人向赛场扔汽水瓶,邻座的足球迷也可能受其感染,效而行之。从我国1985年5月19日那起足球事件中,你就可以看到这种社会感染的恶性循环作用,看到其中一些足球迷正是被那种场合下的“邻里效应”冲昏了头的。 这就告诉我们,对蕴藏于“邻里效应’背后的社会感染机制,我们应当取分析态度,既要善于强化良性“邻里效应”,为自己与“邻里”双方扮演社会角色服务,也要注意防止恶性“邻里效应”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在这里,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要提高启我的—理智水平。因为个体的理智水平高低,是决定是否受消极“社会感染”的重要因素。苏联一位学者正确地指出,社会发展的水平越高,个体对吸引他的某些行为或情绪的力量越具有批判的态度,因而感染机制的作用就越弱。什么是一个人的“社会发展水平”呢?就是清醒地认识社会要求的理智水平。这就是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要求认识得越清楚,越有理智,就越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感情,越能以分析批判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事物。同样是在1985年5月19日的足球事件中,不少观众不是就没有被那些不良情绪和行为所感染,没有陷入那种恶性“邻里效应”之中吗?在这里,不就反映出一个理智水平的问题吗?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即使在人类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人仍然不能完全摆脱“情不自禁”受感染的现象。受到“社会感染”机制制约的“邻里效应”,在许多场合,都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起作用。对一个头脑冷静、自制力强的人来说,即使在自我控制的注意有所分散、自我控制的意志有所放松时,也可能会发生感染。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始终保持高度的自我控制,这恐怕也是事实吧。那怎么办呢?我想,就“邻里效应”这个角度而言,一个人的理智水平应当把着重点放在判断“邻里”的面貌身上。经过你有理智的大脑分析之后,如果你判断出你的群体中的“邻里”,在情境、情感、社会地位、信仰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与自己的确属于“相邻”的,而你自己本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又都是健康的、高尚的,那么,你与这些“邻里”发生人际互动时,就大可让头脑放松一些,不必让神经细胞老是处于“战备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频频显现在你身边的“邻里效应”基本上会是有益无害的,你思想放松一些,让这种良性“邻里效应”进入循环反应的轨道,这不是很好吗?但是,如果你的理智水平判断出你所在群体的“邻里”在上述几个方面与自己很不合拍,与健康向上的要求不大吻合,或者你对这些“邻里”的面貌还不很了解的话,那么,你自然应当谨慎小心些为妙,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大脑拱手出送,轻率地使自己的头脑成为这种“邻里”随意“感染”、踩踏的“跑马场”。
因此,我们要注意身边的“邻里效应”,做到强化其良性的,防止其恶性的,首先应当用“理智控制闸”把好认识“邻里”面貌这一道“关口”。
《南史》上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有个叫宋季雅的人,为了有个好邻居,情愿出十分昂贵的房价,买下一幢房子。有人说太贵。宋先生却说:“不贵,这100万元买屋,另外1000万元是买邻的。”宋先生为什么不惜重金买好邻?因为他懂得,有了好邻里,等于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
下面的有关实验也许更具体、更耐人寻味了: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另有一名社会心理学家在警察专科学校也作了十分有趣的研究。他把学生们的名字按其字母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按这个顺序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间。六个月后,要求学生说出三个最亲近伙伴的名字。他竟然发现,学生的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顺序上和自己相近的人,确切的数据是平均相差4.5个字母。
这些实验和研究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里效应”。
理解“邻里效应”得以产生的“为什么”,似乎并不太难。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这无非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了解对方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功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人们愿意和使他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近邻者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最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情感或行为从一个参加者传到另一个参加者。用社会学家布鲁迈的话来说,社会感染“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功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比如,一个小偷在车厢里扒走了一个乘客的钱包,近邻的乘客知道后,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互相感染,群情激愤,最后一致行动起来,把那个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处理。这说明,“社会感染”对处于邻近空间中的人群,更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们相互之间靠感染达到情绪上的传递交流,使之逐渐一致起来,进而引起比较一致的行为。
从形式上看,社会感染有两种:情绪的感染,行为的感染。情绪感染是指情绪的传递交流。行为感染则是指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但无论是情绪感染还是行为感染,都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这种感染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有人强迫“邻里”接受某种情绪或行动感染,比如“我笑啦;你为什么不笑?!” “我这样做了,你为什么不这样做?!”那只会使“邻里”产生一种反感、讨厌或者惧怕的心情。第二,这种感染总是无意识的屈从。就是说,感染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情感或行为的变化。任何一方如果宣布自己“我要感染他了”或“我要开始接受他的感染了”,使大脑进入有准备的意识之中,那就谈不上是真正的感染。
从社会感染的特征去看“邻里效应”,显而可见的是,在邻近的人群中发生的“邻里效应”也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由此我们说,“社会感染乃是“邻里效应”产生的一大社会心理机制。
但是,能不能说,在邻近的人群中就一定能发生正常的 “社会感染”,产生良好的“邻里效应”呢? 你自然会想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已所厌恶的人,也往往是邻近的人。这该如何理解呢?
为此,社会心理学家请你从社会感染的心理分析入手,去看看正常“邻里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这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受感染者与发出刺激者要有“相邻的背景”:
(1)情境上要相邻,如果两个人在物理的、社会的和个体心理的状态这些情境方面大不相同,彼此就很难有效感染,试想,你家在举杯庆贺你新婚之喜,邻居却遇亲人去世,情境迥然不同,感染也就“短路”了,有什么正常的“邻里效应”可言?
(2)态度、价值观相邻。在同一种刺激面前,两个态度、价值观不同的人,其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的情况也会大不相同,比如在音乐茶座听流行歌曲,一些价值观相邻的青年可能发出怪声,互相感染,干扰秩序,但也有人认为这不文明,因而较少受这部分青年的感染。
(3)社会地位相邻。这很容易理解。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即使是邻居关系,也难以对某些事情产生同样的情绪和行为。而社会地位相邻的人之间,彼此心理距离邻近,具有某种信任感,感染也就容易发生。对立的社会地位产生对立的思想意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之间的情绪和行为感染自然会遇到巨大障碍。
(4)情感上的相邻。某些邻里关系紧张的人,虽然阶级地位相邻,但他们在情感上却处于对立的状态,感染的“电路”大多是通向“负极”,“邻里效应”也就往往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 是的,“循环反应”正是社会感染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在社会感染的过程中,别人的情绪会在个人的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反过来,这种情绪又会去加强对方的情绪,如此互相刺激,强化着彼此的反应。一方面,良好的情绪和高尚的行为进入这种“循环反应”的轨道,会引起良性循环,给邻近人群间的角色扮演者带来有益的“邻里效应”,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升华;另出方面,不良的情绪和错误的行为,一旦进入“循环反应’的轨道,则会引起恶性循环,给邻近人群间的角色扮演者增添有害的“邻里效应’,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堕落。比如,在观看足球比赛过程中,有人向赛场扔汽水瓶,邻座的足球迷也可能受其感染,效而行之。从我国1985年5月19日那起足球事件中,你就可以看到这种社会感染的恶性循环作用,看到其中一些足球迷正是被那种场合下的“邻里效应”冲昏了头的。 这就告诉我们,对蕴藏于“邻里效应’背后的社会感染机制,我们应当取分析态度,既要善于强化良性“邻里效应”,为自己与“邻里”双方扮演社会角色服务,也要注意防止恶性“邻里效应”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在这里,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要提高启我的—理智水平。因为个体的理智水平高低,是决定是否受消极“社会感染”的重要因素。苏联一位学者正确地指出,社会发展的水平越高,个体对吸引他的某些行为或情绪的力量越具有批判的态度,因而感染机制的作用就越弱。什么是一个人的“社会发展水平”呢?就是清醒地认识社会要求的理智水平。这就是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要求认识得越清楚,越有理智,就越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感情,越能以分析批判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事物。同样是在1985年5月19日的足球事件中,不少观众不是就没有被那些不良情绪和行为所感染,没有陷入那种恶性“邻里效应”之中吗?在这里,不就反映出一个理智水平的问题吗?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即使在人类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人仍然不能完全摆脱“情不自禁”受感染的现象。受到“社会感染”机制制约的“邻里效应”,在许多场合,都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起作用。对一个头脑冷静、自制力强的人来说,即使在自我控制的注意有所分散、自我控制的意志有所放松时,也可能会发生感染。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始终保持高度的自我控制,这恐怕也是事实吧。那怎么办呢?我想,就“邻里效应”这个角度而言,一个人的理智水平应当把着重点放在判断“邻里”的面貌身上。经过你有理智的大脑分析之后,如果你判断出你的群体中的“邻里”,在情境、情感、社会地位、信仰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与自己的确属于“相邻”的,而你自己本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又都是健康的、高尚的,那么,你与这些“邻里”发生人际互动时,就大可让头脑放松一些,不必让神经细胞老是处于“战备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频频显现在你身边的“邻里效应”基本上会是有益无害的,你思想放松一些,让这种良性“邻里效应”进入循环反应的轨道,这不是很好吗?但是,如果你的理智水平判断出你所在群体的“邻里”在上述几个方面与自己很不合拍,与健康向上的要求不大吻合,或者你对这些“邻里”的面貌还不很了解的话,那么,你自然应当谨慎小心些为妙,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大脑拱手出送,轻率地使自己的头脑成为这种“邻里”随意“感染”、踩踏的“跑马场”。
因此,我们要注意身边的“邻里效应”,做到强化其良性的,防止其恶性的,首先应当用“理智控制闸”把好认识“邻里”面貌这一道“关口”。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